今年2月6日,有28位商界前辈获颁
“新加坡建国50周年杰出华商奖”,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积极参与建国进程,贡献社会。
本版从今天起,每周刊登他们的特写,
让他们的故事作为华商精神的真实案例,
成为年轻一代效仿的榜样。
林镇成22岁时冒着雨在工地工作,获得发展商老板的赏识,资助他创业当承包商,给了他通往成功的钥匙。
他说:「那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想要好好地过日子,每天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应对生活,如此简单而已,从来没有想过要赚大钱。」林镇成总是提起别人给予的恩惠,大至生意上的提携,小至饭盒上的温情,他都铭记在心。因为他们,才成就了今天的林镇成。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需要一把钥匙,以打开通往成功之路。
这把因人而异的无形钥匙,有些人成功找到,有些人汲汲营营了一辈子也找不着。
55年前,本地一位从事建筑业的老板,在一个下雨天前往工地巡视时,看到一名年轻小伙子,冒雨在工地辛勤工作。老板很赏识小伙子认真工作的态度,于是决定扶他一把。当时这位老板可能万万没想到,他的这一扶助,成为开启该名小伙子通往成功道路的钥匙,并且成就了本地一位成功的华人企业家。
当时的年轻小伙子,如今是集永成(Chip Eng Seng)集团的执行主席林镇成。
“那一年我22岁,在工地工作,每天清早六点多便骑着脚踏车去上班。那一天,我记得是个下雨天,我照样打着伞,骑车去工作,刚好遇见发展商的老板到工地巡视。他看见我冒雨工作,便请我喝咖啡,还说要介绍朋友的工程给我,让我担任承包商。”
林镇成直言,当时他是受宠若惊。第一惊是老板竟然叫他这个小员工一起喝咖啡;第二惊则是老板要介绍他当承包商,这等于是要他创业,但是他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那是一项价值2万3000元的旧屋改造合同。我必须承包所有的工程和材料,自己也不知道是否做得来。老板对我很好,一直鼓励我,除了介绍材料供应商给我,还当我的担保人,我才成功当上了承包商,完成了人生的第一项工程。”
展现刻苦耐劳的精神
作为本地成功的华人企业家,林镇成展现了上一辈华人刻苦耐劳的精神,而他就是凭着这种认真勤劳的态度,拿到通往人生成功道路的钥匙,开启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采访当天,77岁的林镇成亲自到公司的接待柜台前,带领记者到他的办公室。这位和蔼可亲的长者,顶着许多衔头,最近还获颁新加坡建国50周年杰出华商奖,然而记者眼前的他,丝毫没有摆出大老板的架子,展现的是一股强大的亲和力。
与林镇成一席谈,他不时流露出对于传统华商精神与价值观的不懈坚持。传统华商坚持的认真、刻苦与讲信用,从他的拼搏历程中都可获得印证;然而,让他放下身段,以和善友好的态度对待普通员工,主要还是与他具草根性的成长环境有关。他从基层开始打拼事业的奋斗过程中,感悟到人的价值而予以尊重。
1948年,林镇成10岁时跟随母亲从潮州来到新加坡与父亲团聚,一家人以月租10元,在后港一带租房落脚。回忆起童年的生活,林镇成直言,那时的生活非常辛苦,为了赚取零用钱,他在放学后得卖面包和钉汽水木箱。
15岁时,林镇成通过亲戚介绍,到建筑工地当学徒,从此与建筑行业结缘。那时他小小的身躯,必须扛着一担担重重的水泥和砖块,同时还得包办工地的大小杂务。
父亲突然离世 日夜工作扛家计
20岁那一年,林镇成的人生出现巨大转变——父亲离世。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去世后,家里的重担落在林镇成的肩上,身为长子的林镇成扛起了供养母亲、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的责任。他日夜工作,为家里的生计努力打拼。
曾经有研究报告指出,年少时的困苦生活,是促使许多企业家迈向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困苦的环境磨练他们的意志,也加强了他们想要争取获得成功的决心。
不过,林镇成回忆起那些日子时,却显得轻描淡写,直言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创立大事业的念头。
他说:“那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要好好地过日子,见一步行一步。每天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应对每天的生活,如此简单而已,从来没有想过要赚大钱。”
林镇成就是抱着如此脚踏实地,认真勤劳的态度面对人生。他在22岁创立公司后,从第一份2万3000元的合同开始做起。为了达到客户的要求和回报朋友的信任,他日夜督工,凡事亲力亲为,成功在期限内完工,客户对于交屋成果也非常满意。
“我一开始的理念是,做好一场工,才做下一场,一场接一场好好地做。那一年完成第一场旧屋改造的工程后,我便接到了第二个合同,那是个12万元的合同,负责为八间排屋的建筑工程包工包料。”
几个工程下来,慢慢地建立起良好的商誉后,林镇成在1975年成立了集永成建筑独资公司,手上的工程从不间断,而且合同金额越来越大。当年他曾经因为许多蔡厝港的工程都先后被集永成标得,所以被冠上“蔡厝港之王”的称号。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组屋第一个地底防空壕也是由集永成承建,地点同样是在蔡厝港。
跟着市场走 业务越做越大
若深入分析集永成的发展过程,最重要的发展分水岭应该是在1982年。当时林镇成和弟弟林镇川合标建屋发展局在乌美的项目,那是两座四层楼高、拥有165间店屋的工业大厦,合同价值450万元。
自此之后,集永成的发展策略便转向积极争取建屋局合同兴建组屋,并标得实龙岗中心的建屋工程,兴建500多个组屋单位,合同价值超过1100万元,这也是集永成接下的第一个大型工程。工程顺利展开后,裕廊、蔡厝港、兀兰、后港等地的组屋工程,也接二连三地来,集团业务日益壮大。
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集永成集团投标、承建的几乎是建屋局的项目。90年代末,由于需求下降,建屋局开始放慢兴建组屋的速度。林镇成调整发展方向,把重点转到利润较好的设计与兴建(Design & Build)项目。迈进2000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设计与兴建项目也越来越少,集永成不得不再应变,进军私人房地产发展,执行共管公寓(EC)项目便是其中一项。
近年来,集永成更是放眼海外市场,频频在澳大利亚和亚细安国家如越南等地出手投资房地产项目,为集团开拓更多元的营收来源。
生意亏钱获朋友相助渡难关
林镇成经营事业这么多年,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曾面对许多挫折与挑战。
当年林镇成在兀兰承建的两个建筑项目,曾经让他栽了个大跟斗,由于标价太低且市场行情不好,两个项目都面临亏损。
“那个时候,亏损几十万元已是很多。我必须把房子和所有店屋都抵押给银行用来还债,搞到家人都很担心。有些朋友劝我,既然亏本就该放弃,但是我还是坚持要做下去,因为做人要讲信用,即便抵押了房子,也不可以拖欠供应商和承包商的账。做生意有起有落,行情不好要撑下去,等行情好了,一切便会好起来。”
回想起这个挫折,林镇成坦言,亏损的钱并非最重要,反而是在这低潮期间,让他看见身边有很多朋友愿意挺身相助,这才是最珍贵的收获。
“当时那些与我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听到我的项目亏钱了,便对我说不必急着还钱给他们,要我先把钱还给别人。在做生意的世界里,拥有这样的真心朋友非常难得,他们至今仍然是我很好的合作伙伴。多亏有他们的协助,让我做生意时渡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为省钱吃饭配咖喱汁 老板偷偷送肉
坐在记者面前的林镇成,就是这么一位谦虚的老前辈,态度不卑不亢,也不会摆出大老板的架子。或许正是这样的态度,让他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是得到许多人的帮助。
“小时候在工地工作时,我中午会到一个印度档口买饭吃,那时买饭是一毛半钱,加菜也要一毛半。我为了省钱,只买白饭淋咖喱汁,午餐只花一毛半钱就可解决。不过,那个老板总会在淋咖喱汁的时候,偷偷送上一些肉,让我不至于仅吃白饭。这些小小的帮助,对他们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我来说却是满满的感恩,正是这些贵人,让我的奋斗过程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
在访问的过程中,林镇成总是提起别人给予的恩惠,大至生意上的提携,小至饭盒上的温情,他都铭记在心。他说,自己在成功路上遇见很多贵人。当初给他第一份合同的发展商老板是最大的贵人;协助他渡过亏损低潮期的朋友也是他的贵人,其中还有许多贵人,数也数不清,正是因为获得他们的协助才成就了今天的林镇成。
回馈社会不落人后
“人如果生活过得去,就要对社会做些事情。”林镇成这么对记者说,他认为懂得感恩分外重要,因此一直都不忘回馈社会。
他在2012年成立了“林镇成——集永成助学基金”,为南洋理工大学工程系学生提供助学金,集团共投入55万元,并获得政府以1.5倍的捐助。此外,他也是林氏大宗祠教育基金的发起人,对慈善事业不遗余力。
林镇成一直积极参与华社活动,曾在2007年至2012年期间担任新加坡林氏大宗祠会长,如今则是担任永远荣誉会长。至于出任名誉理事长、名誉会长、名誉社长的主要团体计有:潮州八邑会馆、潮阳会馆、星洲长林公会、潮州西河、少竹山国术体育会、南华儒剧社、陶融儒乐社等等。
最引以为傲的项目——达士岭
回顾50多年来的创业历程,林镇成从一开始由自己、太太和弟弟等七八个人一手包办的小公司,发展至今日接近1500名员工规模的上市集团,成就令人称羡。
集永成集团去年的营收达11亿零574万元,全年净利达2亿8073万元。林镇成表示当中最引以为傲的工程项目,便是集团于2004年兴建、2009年完工的丹戎巴葛摩天组屋达士岭(The Pinnacle@Duxton)。
达士岭有七座住宅大楼,楼高50层,多达1848个单位,总高度为145米,是本地别具一格的建筑,拥有设在50楼的顶层公园,以及位于26楼,围绕着七座组屋的空中花园和跑道。
由于设计独特,集永成面对的挑战也大,其中一个高难度的设计,是连接摩天大楼的空中天桥。一些天桥的重量可高达300公吨,相等于一架747波音客机的重量,除了建桥不易外,天桥也必须经得起震动和风吹雨打。
荣获多个国内外奖项
这个价值大约三亿元的庞大工程,前后花了50个月,日夜赶工,在工地干活的有500人。达士岭在城市中心大胆打造高楼层的密集住宅,与天空争地,多次获得国际及本地奖项,包括美国芝加哥高层建筑和城市住区理事会颁的“最佳高楼建筑”“世界建筑节”奖项,以及我国的总统设计奖。
林镇成表示,这个地标工程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每次到工地走动,看到大家努力工作,工程进行顺利,他就觉得很欣慰。
如今,林镇成的儿子、两名女儿及女婿都加入集团协助他打理公司业务,他抱持着开明的态度,聘请许多专业人才加入公司管理层行列,共同带领集团发展。正如他的办公室的墙上挂着的、以他名字为题的对联“镇静从容兴大业,成名四海展鸿图”一样,他希望在家人和公司领导层共同努力下,可以把集永成的业务,推向另一个高峰。
答问录
问:作为建国华商,你认为年轻一代应该如何将华商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答:年轻一代应该本着一颗谦卑的心,继续创新,与时俱进,把华商刻苦耐劳的精神世代传承下去。
问:在你的人生和创业过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答:在我这一生的创业过程中,影响我最大的莫过于我的太太。她不仅把家里打点得井井有条,让我无后顾之忧、放心努力工作;在事业上,当我遇到困难时,她也尽力帮我,给我一些主意。
问:你觉得创业期间最大的挫折是什么?你是怎么渡过这个难关的呢?
答:当年兀兰的两个工程导致公司亏本,我必须抵押房子和店屋来付账给供应商和承包商,家人都很担心,连我的女儿也来问我能不能渡过难关。
做生意总是有起落,最重要是要守信用,说到做到。即使行情不好时,也不要拖欠别人的钱,因为等到行情好了,生意会好起来的。况且好朋友都在我低潮时帮我一把,甚至叫我不必急着还钱,协助我渡过了难关。
问:对于想要创业的年轻企业家,你会给予什么忠告?
答:现在的年轻人都很聪明,头脑比我们好,但是他们必须保持几个信念:做事要认真、要讲信用、要刻苦,以及要有耐心,凡事别想着一步登天,要一步一步好好地干,那样就可以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