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上海3月5日 - 中国证券报周四引述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市场部副主任王娴称,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有序推进之时,建议人社部在制定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政策时,引入个人投资选择权,并允许进行投资公募基金的试点。
中国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层次,其中,补充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主要针对企业,职业年金则主要针对事业单位,即公职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
王娴介绍,从国外年金发展情况看,对于确定缴费型养老计划,都引入个人投资选择权的制度安排,将投资公募基金作为最主要的投资标的。
以美国主要职业年金制度401k计划为例,每个计划都提供5-50种产品供个人选择。截至2014年,401K投资于共同基金的资产规模为2.8万亿美元,占比超过60%,过往30年绝对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
中国公募基金已有近20年历史,基金产品丰富,能匹配不同人群风险偏好和收益期望,可基本满足职业年金投资需要。另外,在监管制度、信息披露等机制方面,也可满足职业年金对财产安全性要求。
此外,从财产属性上来说,年金个人账户资产属于参保人个人财产。参保人参与职业年金缴费,应享有投资决策和受益的权利。因此引入个人选择权也是必然要求。
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改革的决定,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职业年金的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