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天宣布降息扶持经济增长后,官方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领域连续第二个月萎缩。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天发布的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9,虽较上月微升0.1个点,但仍然处于50荣枯线之下,仍处于萎缩区域。1月份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领域27个月来首次萎缩。
经济师:
制造业仍面临下行压力
据法新社报道,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分析,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的警号持续出现,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仔细解读中国1至2月的PMI数据,如果将这两个月的数值平均,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在今年前两个月为49.85,低于2014年第四季度的50.4,这意味着中国的制造业仍然面临下行压力。“我们认为中国已经开启新一轮的货币政策宽松,未来将进一步推出宽松的政策。本次降息是央行应对经济增长放缓、通缩风险上升和企业贷款利率高企的政策举措。但是,由于中国目前面临着较大的资本流出,如果央行不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本轮降息的作用将可能有限。”
路透社报道分析,中国整体制造业PMI徘徊在50荣枯线下,加上较早前公布的出人意表贸易不振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显示通缩风险提升,是引发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做出较预期更快的减息决策。
中国央行有关负责人周六表示,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仍是保持实际利率水平适应经济增长、物价、就业等基本面变动趋势,并不代表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都在变化,而其核心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改变。
新华社:
制造业收缩幅度收窄
不过,据新华社的报道,从历史数据观察,春节当月制造业PMI大多回落,但2月PMI微升0.1点至49.9,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的下行走势,表明制造业收缩幅度收窄。对此,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说,在近期降准减税降费、加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稳增长宏观政策作用下市场需求回升、企业信心增强使得本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重回临界点之上,加之国际原油等大宗产品价格企稳、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六个月回落后首现回升是当月制造业PMI有所反弹的主要原因。
另据中新社报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昨天还公布,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PMI)为53.9,环比上升0.2个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2月份数据显示,中国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双双回升,非制造业保持稳健增长格局。
他分析称,市场呈现向好的发展局面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节日消费亮点增多,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创近两年新高,大众消费成为市场主流,同时零售业活动持续升温,旅游消费相关行业活动继续加快,居民消费步入以多元化为特征的消费升级阶段;二是建筑业新订单指数大幅上升,为未来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市场空间;三是价格指数有所回升,虽然具有季节性特征,但有助于释放价格的下行压力。
他说,受假期成交清淡影响,房地产业商务活动和新订单指数均运行在42左右的较低水平,行业延续淡季下行趋势,但企业预期有明显回升。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说,2月节日消费特点突出,零售、餐饮、电信、航空运输、道路运输等行业业务总量增长较快,是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回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月建筑业则受寒冷气候和春节因素双重影响而出现小幅回落。他认为,春节过后,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加快推进,建筑业生产活动有望加快。
此前,汇丰(HSBC)公布的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升至50.1,高于1月终值49.7,并创出四个月以来的新高,重新站上50的荣枯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