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在财政预算案中未有对楼市推出“辣招”,只强调继续密切留意楼市,有需要时会毫不犹豫推出措施。因此,香港房地产股昨日午后普遍走稳,业界则预计楼价有望续升。
财政司长曾俊华昨日表示,关注香港楼市近期升幅,有需要时当局会研究措施,帮助楼市平稳发展,最重要的是不会因此影响到金融市场。
他在记者会上表示,过去一年香港楼价升幅达13%,细价楼(约300万港元的单位)的升幅更超过14.5%,但他强调,港府现行的三个楼市印花税措施(3D辣招),各有成效,也将继续施行。
置业须衡量市场逆转时
本身所要承担的风险
“我留意到楼市自去年4月起转趋活跃,中、小型单位的价格录得双位数升幅。”曾俊华也提醒港人,若要置业必须加倍小心,衡量市场逆转时自己所要承担的风险。
港府本年度盈余之所以大幅超出预期,达到638亿港元(111.4亿新元),并远高于原先估计的91亿港元,就是因为楼市印花税收入增加所致。
消息人士指出,港府最初制定预算时,双倍印花税尚未获立法会通过,所以预算收入未计及这一因素。加上地价及印花税收入容易受市况影响,本年度财政盈余才会超出预期。
据他的估算,自去年7月通过有关税项后,印花税收入较原来预期多出297亿港元,增幅逾60%,令印花税总额增至735亿港元,创下新高记录。
消息人士相信,今年下年度收入将会重返常态,港府收入增至4776亿港元,较本年度多1.5%,而来年印花税收入,则可达500亿港元。
中大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估计,由于印花税收入可观,故即使日后楼市出现变化,港府也未必会调低印花税税率。不过,他认为港府不应视此为经常性收入,在楼市逆转时应“撤辣”。
在预算案中,港府下年度的卖地计划将包含29幅住宅用地,可供兴建1.6万个单位,其中16幅是新增用地。综合各个土地供应来源,预计可兴建1.9万个单位。
曾俊华称,为配合落实未来10年公营房屋供应目标,在去年成立的“房屋储备金”,首笔注资为2014年的275亿港元投资收益,将考虑在适当时候再注资。
港府为加强资助房屋在市场上流转,按揭证券公司将研究推出新的贷款担保计划,协助有关业主向房委会或房协缴付补地价,以便将单位出租。
港府消息人士说,该计划参考按揭证券公司的安老逆按揭计划,让居屋业主可以借钱补地价,之后将居屋出租,业主在有生之年,无需还钱,死后楼宇归银行所有,或由遗产承继人偿还贷款。
不担心刺激楼市
造成“变相炒卖”
港府期望今年第四季推出该计划,目前市场上有25万个未补地价居屋,若计划能吸引到5%居屋补地价,则相当于有过万个居屋单位可供出租,增加市场租盘供应。
曾俊华表示不担心措施会刺激楼市,造成“变相炒卖”,因为这个并非大规模的计划,也不是“慈善计划”,将以市场息率推行,并非提供进一步的优惠。
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经济及策略师何文俊认为,目前香港楼市已出现非理性上升及泡沫,成为经济隐忧。他说,虽然《预算案》未有“加辣”,但预计未来或有机会推出措施,以保护金融及银行体系的稳定。
理想城市企业估值部主管张圣典则认为,新财政年度各来源将有1.9万伙住宅供应,显示港府落实长远房屋供应有决心。短期未“加辣”,楼价有望续升;但中期部分供应多的地区,或令楼价承压,长远而言可稳定楼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