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量化宽松将助推欧元进一步贬值,有利于中国企业扩大自欧进口,降低对欧投资成本,但同时,欧元贬值不利于中国企业对欧出口,中国企业在欧现有投资也可能面临受损风险。
(北京综合电)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天警告称,受欧版量宽影响,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可能加剧,全球跨境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他在表示中国将密切关注这一发展趋势的同时也说,欧版量化宽松所导致的欧元贬值或将使中国企业在欧投资受损。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中欧进出口总额达6151亿美元(8313亿新元),同比增长9.9%。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3709亿美元,增长9.4%;自欧盟进口2442亿美元,增长10.7%。
中新社报道,沈丹阳在昨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作出上述。他分析,量化宽松将助推欧元进一步贬值,有利于中国企业扩大自欧进口,降低对欧投资成本,但同时,欧元贬值不利于中国企业对欧出口,中国企业在欧现有投资也可能面临受损风险。
另据法新社报道,沈丹阳也表示:“中日经贸合作的低迷直接源自各种经济要素发生的作用,但不可否认,两国政治关系的严重困难也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日本对中国的投资去年下滑38.8%
日本对中国的投资去年下滑38.8%至43亿3000万美元。一家日本工业组织表示,这是1989年北京发生天安门事件以来最大幅度的下滑,当年下滑的幅度为35%。
另外,日本财务省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日本对华贸易赤字约5.79万亿日元(665亿新元),同比增长14.9%,进出口额和赤字均创历史新高。
“商务部已经关注到日前日方公布的数据,并且注意到这是以日元为单位的贸易统计数据。”沈丹阳说。他分析,由于近来日元急剧贬值,而且长期看日元汇率波动幅度较大,因此日元统计与美元统计存在较大差异。
沈丹阳重申,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并表示希望日方用实际行动切实落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晤达成的有关共识,与中方相向而行,继续努力改善两国关系,为两国经贸合作的恢复、巩固和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中国的22个贸易伙伴去年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近百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104.9亿美元。
其中,反倾销61起,反补贴14起,保障措施22起。另外,中国遭受美国337调查12起,欧盟发起的反规避和反吸收调查各1起。
沈丹阳昨日表示,未来中国遭遇贸易救济案件数量预计仍将持续处于高位。这是因为世界经济弱势复苏,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一些贸易大国强化贸易救济调查执法,加大对国内产业保护力度。
他指出,去年,高科技产品成为摩擦新焦点。中国输出光伏产品、风力发电机组、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相继遭到贸易救济调查。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沈丹阳同时表示,从一定程度上讲,贸易摩擦多发高发是中国成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后的伴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