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这项计划被视为德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成为德国国家战略。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脚步在日益临近,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对很多工厂进行了智能互联。”英飞凌智能卡与安全事业部全球总裁Stefan Hofschen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工业4.0”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这项计划被视为德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成为德国国家战略。在李克强总理10月访德期间,中德已在一项共同行动纲要中提出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
英飞凌是德国“工业4.0”理事会成员,深度参与了“工业4.0”计划。就“工业4.0”理念和进展,Stefan Hofschen首次全面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何谓“工业4.0”
“对于‘工业4.0’,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通过互联网将相关要素连接起来。”Stefan Hofschen说。
Stefan Hofschen介绍说,具体而言,德国“工业4.0”核心要素是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产品”。在“智能工厂”方面,“工业4.0”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产品”的研究包括包括公司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交互以及未来工业生产过程中的3D打印技术的应用。
据Stefan Hofschen介绍,“智能工厂”中,生产线可以实现供应商、客户信息实时连接,“智能工厂”不仅拥有常规的工厂大门,更具备一个标准接口,连接智能建筑、智能移动以及智能电网,“可以连接每一个工厂,在生产、库存等方面,工厂之间都可以对话,可以智能地生产,知道对方工厂的状态。”
而未来的“智能产品”可以实现在任何时候被识别和定位,并且通过构建信息物理系统(CPS),产品能够自动记录其生产过程,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监控。
“在每个产品中放一个标签,在智能产品的流程中,产品自己会知道它已经做到什么步骤、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也可以控制下一步骤应该去哪个工厂。另一方面,用户可以设定产品,控制产品的流程。比如一款车的前门是白色,后门是黑色,通过设定流程,车就知道它的前门已经喷了白色,下一步就要把后门喷成黑色。”Stefan Hofschen说。
Stefan Hofschen说,总的而言,“工业4.0”计划将使德国的生产商、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监控和操作, 同时能快速灵活处理客户的各种定制化设计要求。
计划已有进展
目前,德国已经在“智能工厂”层面取得一些进展。“比如我们在德国做前道生产,产品已经知道它们做好了,要运到哪里去做后道生产;而后道工厂也会知道前道产品是从哪里来,什么时候来,会做好准备,等前端产品一来,它们就可以开始做后端。”Stefan Hofschen告诉记者。
英飞凌也已经开始对自己的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并且提供面向物联网的半导体解决方案,在两方面都有涉足。
“今年六月,我们推出了‘工业 4.0 试点基地’项目。英飞凌已经将这个生产理念的一部分用于芯片生产过程中。我们也已经为一个产品系列整合了价值链中的实施部分,这个产品在我们德累斯顿和马来西亚马六甲的工厂进行生产。”
另外,德国科技界也建议政府出台“协调一致的投资激励举措”来支持“工业 4.0”实施,帮助不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开发成本密集型技术的大型公司提升技术,此举被认为有可能将帮助德国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和效率。
到2025年,全球连接装置的总数量将超过500亿台,在安全层面,“工业4.0”产生了诸如“个人隐私”、“知识产权”,“公共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的安全需求。
Stefan Hofschen乐观地认为,安全市场肯定会增长,“我们关心的是,在这些设备里,有多少是具有安全芯片的?哪一个安全,哪一个不安全?物联网或工业4.0在国内将怎样成长?我们对这些都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些设备都需要安全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