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厂商通过疯狂烧钱补贴司机和乘客的方式让打车类App的用户黏性得以提升。
据易观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54亿。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分别以54.4%和44.9%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领先位置。
此外,这两大打车APP的人均启动次数均有所提升,其中快的打车的活跃用户人均启动次数为15.82次,滴滴打车则为12.55次。
分析认为,在逐渐具备了打车入口资质的前提下,打车类软件可以从更具影响力的相关平台来渗透自有业务。比如用户在陌生城市对于打车的需求会更为强烈,所以打车APP在旅游、航空、高铁、公共交通平台等APP上做服务内嵌预计会收到更好的用户转化率。此外还可以与生活服务平台对接,通过提供目的地商户的优惠劵、打折卡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实现商业化。
像一号专车等定位于商务需求的中高端专车类服务,也被包括在此次统计范围之内,一号专车目前已覆盖50个城市。目前,专车类服务在抢市场的过程中不惜以“地推模式”展开,《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近日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候车厅内看到,这里专门开设了一号专车的服务点,有工作人员帮旅客安装App后赠送若干代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