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创业在上海的资源集聚效应正在显现。记者在今天下午召开的“2014上海海外归国人员创业千人大会”上获悉,一系列的关于创业、资本的整合及落地为上海海归创业搭建了平台。
在活动现场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与上海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及上海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三方签订了《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及上海千人计划联谊会合作备忘录》(下称“备忘录”)。
根据该备忘录三方将共同利用自身优势为张江高新区的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持,通过人才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由三方共同对推荐的人才和项目进行评估,对符合张江高新区发展的人才和项目,张江高新技术园区管理委员会将统筹协调各园区优先引进,并定期对落地的张江高新区创业人才和项目进行创业辅导。
此外,在海归创业项目落户方面,共有超过20家海归创新创业项目在现场签约落户嘉定。而在资本端,于去年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共同牵头发起的上海国际人才基金(奉贤)在现场宣布投资包括上海绿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大谢小亮实验室等四个项目。据悉,该基金由武岳峰资本任基金管理人,由多名千人计划专家参与组成专家委员会和投资决策委员会。
现场宣布的还有“上海海创学堂与海创千里马导师计划”。根据该计划,将由成功创业者、投资人、资深律师及资深财务人员组成导师团队,计划每年选取20个创业团队,由导师采取一对一,私人董事会等形式集中辅导一年,帮助企业建立理念、战略、架构、团队、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等。从今年9月中旬开始征募创业团队开始,近一个月时间内已有超过200个团队申报,同时10多位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名誉导师和20多位创业导师已确定组成第一导师团。
上海市副市长周波在大会发言中提到,人才是上海的最大资源,是上海发展的依靠力量,而归国留学人员是上海人才队伍中的中要力量。希望借助这一良好平台,贡献各自所长,一起探讨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上海的城市创新能力,一起探讨如何谋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引进国际人才,加速提升上海科技企业的研发能级,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服务能力提升,推动市场力量参与,搭建平台,放大集聚效应,为海外归国人员在上海创新创业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周波说。
据现场提供的信息,1997年上海海归人士不足5万人,现在在上海海归总数已超过11万人,仅去年一年有超过1万名海归在上海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