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万利
伪造学历“被扒皮”也能上市
前述投行人士对《金证券》记者直言,光鲜的学历除了能为公司谋取经济利益、个人增光添彩外,客观上也能成为上市“敲门砖”。日前某网络公司披露招股说明书,公司三位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关系)中,两个是高中学历,一个为初中学历,引来舆论哗然。
“互联网企业有比尔·盖茨的经验在前,负责人的学历低点也不完全是硬伤,但你换个其他行业的试试?这个社会还是看学历说话的,学历不高,外人不由得怀疑你的经营能力。偏偏好多上市公司的高管都是50、60年代的,学历肯定不高,不买证怎么办?”这位投行人士对《金证券》记者称,造假成本低也让部分上市公司无所顾忌。
浙江一家假证公司内部人士对暗访的记者表示,如果是办假证,一本380元。如果需要能在学信网(教育部指定的学历查询网站)上查到的,本科证书9800元,专科证书6800元。一家上海高新认定中介则称,“企业员工学历比例不够,企业内部先调整一下,提供一部分员工的学历复印件就可以了,一般评审机构不会对学历一一查实,特别是员工数量上千的企业。”
“这就是现状,伪造学历一‘本’在手,能提升含金量,又无人监管、很难监管,甚至被扒皮了也能上市。”圈内人士称。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10月,香港新股保荐人监管新规生效。由于近年不少新股和上市公司管理层闹出学历及背景风波,港交所认为保荐人有责任核实准新股董事的大学学位认证,包括确认相关学历是否来自遥距或网上课程,以及是否由符合资格机关颁授等,并要把这等资料详列在上市文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