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财经股票个股基金期货
文汇传媒 > 财经 > 宏观政策 > 正文
国企改革加速 重组整合势必将成为下半年重头戏
2016年7月27日 13:40
来源:凤凰网 作者:本站
分享到:

24131718775.jpg日前,财政部发布《1-6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6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1272.4亿元,同比下降8.5%。其中,中央企业7983.7亿元,同比下降9%;地方国有企业3288.7亿元,同比下降7.1%。煤炭行业今年首次实现由亏转盈,钢铁和有色等行业继续成为亏损重灾区。这轮国企改革公认始自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布,历时近三年,如火如荼,然而效果甚微。中央巡视组等多方“点名”国资委,国企改革进展缓慢。有不少声音认为国有企业改革“雷声大、雨点小”。国企改革到底慢在哪儿?如何解决“肠阻梗”?高层如何表态?

高层多次喊话释放重磅信号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了下半年工作重点之一,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就在同一日,国务院发文部署,明确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和重组的四项重点工作,即“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到2020年,央企战略定位更加准确,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总体结构更趋合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

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成效。

6月30日,履新不足半年的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受国务院委托,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了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在制度设计方面,自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后,目前已相继制定出台13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还有9个文件正在履行相关程序,相关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制定完成。

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要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价格体制、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关键性改革举措要抓紧推出。

今年以来,高层多次对国企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在高层的喊话、经济转型的需要以及国企自身发展瓶颈的多重压力下,国企改革从基础性改革到关键性改革举措的推出,国企结构调整和重组到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的相关政策出炉。国企改革在停滞了一段时间之后,现在明显加速。

国企改革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在国企改革1+N模式的背景下,五家十组整合正在推进。2016年以来,国企兼并重组的势头愈发强劲。6月份中国五矿集团与中冶集团召开重组大会,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开始筹划重组事宜,7月份中国国旅整体并入港中旅,中纺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7月7日,中航地产和保利地产双双公告,保利集团、中航工业集团正筹划地产业务重组。7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中国国新、诚通集团、中煤集团、神华集团出资组建的中央企业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即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运行。平台公司的主要任务是配合落实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优化整合涉煤央企煤炭资源,促进其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和改革脱困。截止到7月末,有50多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停牌来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宜。

从2014年7月15日,国资委公布了第一批国企改革试点名单,距今已有两年。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直言,两年来,国企改革的第二批试点名单尚未完全落定,第一批试点的经验也迟迟没有公布,部分业界人士对于国企改革试点工作进展的态度已经由期待转为了观望。“当下最重要的是尽快公布试点成效和经验”,李锦表示,国企改革的速度、力度和范围都还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

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近日对媒体表示,“国企改革进展缓慢,针对性、时效性明显不够。现在专家学者、社会舆论各方面议论也很多,大家对国企改革寄予厚望,国资委也开展了四项方面的事情,但是改革与大家的期望差距比较大。”

镇江市国资委副主任谭浩俊认为,国企改革进展缓慢,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冷热不均”。首先是“中央热、地方冷”,谭浩俊称,决策层对国企改革充满了希望和信心,可是部门和地方普遍出现了等待观望的现象。其次是“外部热、内部冷”,对新一轮国企改革,一开始社会各方面的期待和参与热情是相当高的。特别是民间资本和资本市场,都把国企改革当作新的机会、发展热点和投资热点。可是,这一切都是昙花一现,这种投资热情很快就陷于平淡。最后是“文件热、行动冷”,已经出台的国企改革文件目标非常明确,要求也相当高,但落实乏力。

谭浩俊特别强调,国企改革进展缓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真正的容错机制,没有允许部门和地方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而过多地把国企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差错等与个人的责任联系在一起,让那些有改革精神、改革能力、改革意识的人也放弃了改革意愿。“如何消除这方面的顾虑,也是新一轮国企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重组整合势必将成为下半年的重头戏

对国企上市公司来说,重组整合势必将成为下半年的重头戏。消息面上,据上证报记者统计,今年已有约60家国企上市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其中包括16家央企公司,还有将近30家国企启动了大股东股权转让。经过半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试点和探索,无论是央企内部整合还是央企集团重组、地方国资整合,主要模式都已确立。

在政策上,《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中强调,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以优化国有资本配置为中心,着力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加大国际化经营力度,提升中央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肖亚庆在报告中表示,今后一段时间,有五件事将成为推进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第一,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第二,着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第三,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第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第五,加强组织领导,推动重点改革措施尽快落地。

数据显示,国有企业的改革面超过80%,中央企业的改革面超过了90%,股权多元化比例达到了67.7%。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研究处周丽莎在采访中表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做强、做优、做大?从资本上来说,国有企业改革现在说做好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包括僵尸企业的退出、产能过剩、我们对一些行业的兼并重组,希望都是能够最优实现土地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效配置。

肖亚庆在报告中,在谈到加快化解过剩产能时,报告明确指出:今明两年中央企业压减10%左右的钢铁、煤炭现有产能。采取强化管理、改造提升、债务重组、关闭撤销、破产清算等方式,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

国企改革中面临的难题和制约,其实也是当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后的一个缩影。

文汇传媒 版权所有 (http://www.whb.com.cn)
  分享到:
频道推荐
图片新闻
频道48小时点击排行
免责声明:北京证券网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 2014 Beijing Stock Information Service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合作伙伴: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